孙勃:青岛钓鱼高手的海上创业之旅

发表时间: 2024-03-30 13:28

第一次见“给力哥”,是在3月中旬的一次钓友聚会上。一桌八个人,大家说说笑笑,主人介绍钓友孙勃时说:这是“给力哥”,之前也喜欢钓鱼,而且钓得“很野”,不过现在不钓了。3月28日,记者和“给力哥”孙勃一番长谈后才知道,今年55岁的他从青岛海边的黑头、黄鱼开始,脚步越走越远,一直到大洋上去追逐被钓友视为“终极目标”的箭鱼。有着40多年钓龄的孙勃,为什么会“现在不钓了”?原来,他有了一个“更为适合自己”的爱好。

孙勃展示自己曾经的战绩。

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钓鱼

孙勃的父亲是一名船员,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钓鱼。“那时鱼多,每次去钓鱼,虽然设备简陋,但总能钓不少,黑头、黄鱼、鲈鱼什么的,个头也大一些。”回忆起小时候跟父亲学钓鱼的经过,他印象最深的是周末时和父亲一起摇着舢板去海里,近距离地接触大海,了解大海。

孙勃捕获箭鱼。

2001年之前,孙勃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行政工作,相继做过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物业公司法人代表。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他没有丢下自己从小养成的钓鱼爱好,有时间就会到海边或者出海过过瘾。

“2001年的时候,我离开律师事务所开始自己干。”孙勃说,他和妻子凑了3万元,加上老房的一点拆迁款,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创业。办事稳健,遇事又能果断处理,再加上诚信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孙勃的事业很快就稳定下来。有了时间和收入保障,他得以自由地投身到自己的爱好——海钓当中去。

善于创新也乐于分享

因为乐于分享,孙勃也成了很多钓鱼节目中的嘉宾。记者看到,在一期钓鱼达人节目中,孙勃展示了自己钓鱼的天赋——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创新。随着钓鱼经验的增长,他发现有些传承下来的钓法有不合理的地方,便针对不同目标鱼进行大胆地改进,包括钓组装配、饵料使用等等。他养成了重视实战、主动求变的钓鱼习惯,“只要发现有改进的空间,我都会仔细研究,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改造,只要能钓上鱼,就是好的钓法。”

谈到独家钓鱼经验时,有的钓友会“留一手”,但孙勃不一样。在节目中,孙勃连线节目主持人,将自己在大连附近海岛爆箱的“秘诀”和盘托出。选择什么样的钓竿、钓组怎样设计、鱼钩型号、水深、铅坠,包括鱼刚上钩时使出的劲道等等,都毫无保留地和钓友分享。

挑战“终极目标”箭鱼

从青岛海域、大连海域,再到东海、南海,孙勃钓鱼的脚步越来越远。这一段时间,孙勃在海钓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几乎钓遍了国内的海区,也认识了无数钓友。

为了挑战钓友们公认的终极目标箭鱼,2011年,他赶往马来西亚和印度,结交国际钓友,体会与大鱼搏斗的乐趣。

箭鱼,也叫剑鱼,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鱼类之一。它凶猛且游速极快,时速可达120千米。它体长粗壮,可达5米长,500公斤重。鱼嘴的前面长着一支“利剑”,整条鱼看起来像一支箭。因为它体重大,速度快,所以在水中的力量大得惊人。曾有钓手被刚出水的箭鱼击中头部而丧生,因此要想挑战箭鱼,一般都要提前进行体能和安全训练。

马来西亚的云冰镇是有名的箭鱼之乡,每年6月到10月,都有世界各地的钓手赶来,相互切磋,渴望实现钓获一条箭鱼的梦想。

孙勃介绍,钓箭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船随着鱼跑,让运动的船来消耗箭鱼的力量;另一种是船是锚泊状态,靠钓友和箭鱼的“拉扯”钓获箭鱼。对于一个渴望挑战的钓手来说,大家都喜欢后一种钓鱼方式。孙勃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也能体会斗智斗勇带来的乐趣。

15分钟钓上300斤大鱼

当天早上7点,孙勃和同伴们先到距离海边30米的地方钓饵鱼。箭鱼喜欢的这种鱼当地人叫作“单半”。在了解“单半”的习性后,孙勃用自己在青岛钓青板鱼的串钩挂坠钓底,短短时间内就钓了上百条,“一钩下去能钓五六条,所以我们钓得很快。”

有了充足的饵鱼,孙勃他们的船来到一处70米左右水深的人工礁盘处,开始探钓中上层的箭鱼。刚到钓点,附近就出现小鱼炸水的情景。船长停下船抛锚后,大家挂好饵鱼,抛向炸水点开始作钓。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只钓到大马鲛,箭鱼的身影还没看到。”孙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大家准备放弃时,经验老到的船长发现300米外的地方有箭鱼炸水,急忙开船往炸水方向靠近,在离炸水点100米左右距离停船。孙勃挂上饵鱼,向着炸水点方向抛出。没过5分钟,有鱼上钩,钓竿立即被拉成弓状。提竿、刺鱼、收线……孙勃与水下的箭鱼展开了一场搏斗。

孙勃的钓友们当时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视频中,孙勃在狭窄的船尾来回游走,收线、放线……在如此“拉扯”6次之后,箭鱼终于被拖到了船边。这是一条重约300斤,长3米多的箭鱼,虽然被孙勃耗得没了力气,但在船边的每次挣扎,仍会激起大片的水花。在船工帮助下,孙勃将这条箭鱼拿到了船上。

“钓这条大鱼总共用了15分钟,我认为钓箭鱼的诀窍在于‘卸力’,要会放,才能收。”孙勃说。

记者手记

想好就干 说做就做

多年前,孙勃就开始接触沉香,近些年来彻底放下自己手中的鱼竿,开始集中精力地做沉香产业。他对沉香的了解越来越深,也认识了很多喜欢沉香的朋友。“我觉得沉香是最适合我的,所以我把40年的钓鱼爱好放下了。”

“野生沉香结香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用它们制作的手串、挂饰、摆件,一直深受人们喜欢。”孙勃认为,沉香的形成过程其实和很多美好的事物一样,需要岁月的洗礼和沉淀。现在,孙勃已经开了3家沉香店,他也经常在各种场合普及相关知识。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向观众介绍野生和种植沉香的区别,提醒爱好者收藏时一定要认真辨别。

孙勃在和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辞职创业、去国外挑战“终极目标”、放下海钓迷上沉香,这些想到就做的事情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认为适合自己的事情,想好了就干,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干就干好,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孙勃的一些生活感悟,里面有来自钓鱼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也有工作创业过程中的发现。有些道理是相通的,相信孙勃的这些感悟对其他人也会带来一些启发。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