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柄慢摇铁板竿制作:DIY船钓铁板竿经历分享

发表时间: 2023-11-09 15:20

自2014年开始接触到岸投铁板钓法,后面陆续接触到了慢摇铁板钓法,刚开始以为慢摇铁板也就是打牛(青岛地区叫法,指抽铁板钓黄条魳),后来发现还可以钓刀鱼(带鱼),鲅鱼、鳕鱼这些洄游性鱼类。所以就开始研究慢摇铁板钓法,后面还接触到了快抽铁板钓法,轻型铁板钓法。早期受限于眼界不宽,接触到的产品有限,亦或者市场需求不大,渔竿厂家推出的产品也不多,导致我自己能了解到的竿子也就那些日本品牌、台湾品牌和国产品牌的船钓铁板竿。因为自己在岸用路亚竿上交的学费还算不少,所以在船钓铁板竿的选择上比较谨慎,后来才发现再谨慎也是要交学费的。毕竟每个人钓鱼的习惯不一样,对钓鱼的理解和想法不一样,比如:有钓友追求稳定和强度,有人追求轻量和感度,有人追求一套装备走天下,有人追求专竿专用,有人追求效率,有人偏爱手感。基于以上太多的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比较困难。我个人因一些习惯原因加上略有点偏执,就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本命装备,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制作船钓铁板竿的过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部分自制铁板竿

五年前收了朋友一根国产品牌一节半直柄慢摇铁板竿,配件是富士DPS轮座,富士导环,铁板饵重上限200克,上手很扎实,导环号数也大,视觉效果与手感都很符合一个刚接触这类钓竿钓友的期望:便宜,结实,用料也都是大品牌。当时内心的声音是:咱也是有船钓铁板竿的人了,打牛也好、慢摇铁板钓法也好,我也是有了专用装备的人。跟朋友请教了一下打牛手法,自己也去网上找各种视频补课,当时认为快抽手法很有效,于是兴冲冲的上船抽了几次铁板。用了几次后这竿子就开始吃灰了,我的个人感受是:一,竿子略重,抽一天胳膊太酸了,二是尾堵短粗,快抽一天磨胳肢窝生疼,当然最重要的是没打到牛。后来看到朋友在船上抽铁板也可以钓鲅鱼和刀鱼,就陆续买了几根船钓铁板竿,寄希望于抽铁板钓刀鱼,鲅鱼,鳕鱼这些对象鱼。出钓几次后,同样因为于鱼竿重量、调性、腰力、造型等等各种因素影响,总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鱼竿。买竿子是要花钱的,更重要的是钱花了,买到手发现与自己预期总是有差距,对于略偏执的我来说总是一件心事。曾想过是不是钱花的少了,没买到顶级鱼竿,所以没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像女人总感觉衣柜里缺少一件衣服,而我总感觉自己缺少一根本命鱼竿。2020年时我就锁定了某大品牌的一款铁板竿,决定2021年开始钓刀鱼鲅鱼时一定要买一根,估计是因为疫情原因,国外生产工厂产能有限,自己看好的鱼竿不仅一竿难求,而且价格暴涨。摸摸本就干净的钱包,也许我该放下执念。

2021年7月船钓鲅鱼时,因为线磨船底跑了一条鱼(钓鱼人最大的那条鱼就是跑掉的那条),我就认为当时自己用的国产轻型铁板竿太软了,弓不住大鱼。想买的竿子又断货,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了。偶然在网上看到以前大几百的慢转机(DIY铁板竿必备工具)竟然只要100百元了,一下子又燃起了DIY竿子的想法。算算费用,做竿子需要的东西加起来似乎没有一根竿子的价格高,于是开始研究如何绑导环,导环如何分布,各种查看竿胚信息。终于在2022年年底做出了第一根船钓铁板竿,因为是实心竿稍,最后成品重量在150克左右,一时自己还有些得意,但也清楚了这竿子哪里不足,于是就开始了做第二根,因为第二根没有选择实心竿稍,成品后重量轻了不少。拿去钓了两次鳕鱼后发现满足自己的需要了,但还是有改进空间,然后就是第3根,第4根,第5根……,截止到目前应该做了差不多20根竿子了。期间去钓了鲅鱼、鳕鱼、刀鱼、墨鱼、八带和牙鲆,也把竿子送给身边经常一起出钓的朋友,听他们的反馈意见,慢慢的,感觉自己离属于我的本命竿越来越近了。今天把这些心得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更多的钓友,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此处仅介绍船钓铁板竿的内容,不涉及拉流竿,波爬竿,矶钓竿等)

第一步:确定竿胚。明确自己的目标鱼种,不同鱼种在竿胚、导环和轮座选择上是不同的。青岛属于黄海海域,常见的对象鱼种就是刀鱼(带鱼),鲅鱼,鳕鱼这三种,当然也有黑头(许氏平鮋)、黄鱼(大泷六线鱼)、石九公、青甘(黄条魳)、红甘、鬼头刀、海鲈、牙鲆、墨鱼和八带这些对象鱼,因为前面三种数量比较大,所以重点考虑。我的目标就是能钓大鲅鱼(5斤以上的鲅鱼),能拔鳕鱼,兼顾抽刀鱼和钓八带即可。所以我选择长度在两米以内的竿胚,考虑便携性就选一节半竿胚,考虑手感就选择独节竿胚。抽刀鱼鲅鱼时一般用40-80克铁板,钓鳕鱼时会用80-150克铁板,所以我选择饵重上限200克的竿胚。那么竿胚就很明确了:一节半或独节,饵重上限200克,长度两米以内的竿胚。


一节半船钓铁板竿竿胚

配件不用一次性买齐,先买竿胚,因为大部分竿胚卖家标注的先径和元径数据是手工测量的,实际到手的竿胚与卖家标注的数据存在一定误差。所以竿胚到手后要自己用卡尺(DIY铁板竿必备工具)测量一下,先径用来确定导环顶环的内径,元径用来确定手把节轮座,握把和金属封口件的尺寸。一般一节半竿胚手把节的元径前后是一样的,也有的会有一点误差,但不会有太大的锥度。另外,一节半竿胚的手把节长度是固定的,可以省去确定轮座位置这个环节。如果大家第一次动手做,建议先从一节半开始,难度会小一些。


不同竿胚的竿壁厚度

第二步:确定轮座,握把和金属件。确定轮座就是要确定自己是做枪柄竿还是直柄竿,我个人感觉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枪柄船钓铁板竿比直柄船钓铁板竿多,当初自己也是缺一根直柄竿,所以这里以直柄竿为例进行介绍。


软木握把+VSS轮座+长轮座帽+碳管装饰件

直柄竿轮座常见的是富士VSS轮座,DPS轮座,IPS轮座,当然还有其他的,具体可以参考富士产品图册。我看了S家2022年的产品图册里船钓铁板竿的介绍,最终选择了VSS16号直柄轮座,而且这款轮座在轻量化和握持舒适度上也比较符合我的使用习惯。需要注意的是VSS16号轮座有内径(内部直径)13毫米和15毫米两种,船钓铁板竿的元径一般选择内径13毫米的就可以了,如果竿胚元径小于13毫米,可以通过缠绕美纹纸的方式对竿胚进行局部加粗,也可以通过内衬管进行填充。和轮座配套的轮座帽有短帽和长帽两种,长帽的好处是可以在外面粘上各种金属、软木或碳纤维的装饰件,这些装饰件可以起到美观和配重的作用。网上有轮座帽和装饰件成套出售的,也有分开的,如果是分开的,轮座帽需要我们自己动手截短,以匹配自己选择的装饰件长度。我选择装饰件偏向轻量化和耐用,早期用金属的,现在用碳纤维管。


长款16号轮座帽

常见的握把材料有EVA把手,软木把手,碳素把手,金属把手和木把手,各有优点,大家根据自己爱好自行选择即可。需要注意握把的内径与竿胚元径的尺寸是否一样,最好的情况是握把内径与竿胚元径一样,如果不一样的话,握把内径比竿胚元径略大一点也可以,后面可以用美纹纸缠绕竿胚进行加粗。握把后堵(也叫尾堵)的选择也是一样的,尽可能后堵内径与竿胚元径一致。针对前面提到的因为我使用尾堵短粗的铁板竿进行快抽,导致磨胳肢窝的问题,建议大家在选择时尽量依据自己常用手法进行选择,一般轻型铁板竿和快抽铁板竿的尾堵握把会比较长,便于夹持在腋下,快抽时也比较舒服,而慢摇铁板竿的尾堵大多是短的。


还未安装的慢摇铁板竿短尾堵

使用VSS轮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轮座是正装还是倒装,正装是指轮座帽在前面,倒装是轮座帽在后面。当轮座倒装时,持竿时轮座帽是被握在手里的,有朋友说这种情况会导致轮座帽松动。我参考了S家和D家的海水路亚竿设计,发现直柄的大多是倒装,所以我也从善如流了。在一节半竿胚上采用倒装VSS轮座,这时需要注意与轮座连在一起的握把长度。因为竿胚手把节的长度是固定的,握把越长,也就意味着轮座越往后,这时手把节后面的长度也越短,是否还能夹在腋下,整竿重心位置,就需要注意了。即使是相同的竿胚,因为每个人的身高,持竿姿势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建议大家在粘轮座和握把前先试一下。


倒装VSS轮座

金属件,也叫金属封口,金属封堵,网上可选购的很多,留意与竿胚,轮座的尺寸匹配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金属件的内径尺寸尽量比竿胚直径大0.5毫米会比较好,避免一些采用逆丝工艺的竿胚因表面凹凸不平导致金属件无法顺利通过的情况。金属件的外径和高度注意与所连接的部件尺寸吻合即可。


金属件及金属线

第三步:确定导环。前面说了是DIY直柄竿,所以导环就选择直柄竿导环,网上有很多成套出售的,大家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即可。如果是第一次动手做竿子,不建议一开始就买太贵的,我现在主要用国产导环。至于导环类型,支架材质这些太过专业的东西,我也不懂。依据我这些年海钓的经历来说,支架防锈性能好的就可以了,钛合金支架肯定比不锈钢的好,如果用碳纤维支架都不用考虑防锈的问题了。排除以上两种太过高端的支架,剩下的就是不锈钢支架,以前有位老前辈分享给我一个如何分辨不锈钢质量的办法,拿钕磁铁试一下就行了,我试了一下国产316材质的导环支架,磁力还是比较弱的。导环支架选双脚还是单脚的?我的建议是够用就好,我用最大20号的单脚导环钓上来过13斤的鲅鱼,也用最大25号单脚导环一次性钓获几十斤鳕鱼。需要注意的是导环的号数,建议最小号导环(包括顶环)选择5号或以上的,毕竟是在海上抽铁板用的,导环略大一点不卡前导结,也便于散热。当然也不能选太大的,也要考虑整体重量和重心的问题,最大的导环选择20号或25号的即可(此处仅以饵重上限200克的船钓铁板竿为例)。


直柄SIC导环

还有一个就是导环的分布,或者说是导环的间距,其实富士官网上可以直接下载各类竿子的导环号数和间距建议,也有一种说法是弯曲竿胚看弯曲弧度确定导环分布。我个人的感受是直柄竿线在竿体下面,中鱼后线不会磨到竿体,导环分布参考富士建议分布间距即可。当然,不同竿胚调性不同,是否还有其他调整方式此处就不作讨论了。数量上我选择9个,一是希望能获得更好的信号传导,二是希望重量不要太大,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爱好,可以不参考。如果手上有其他品牌的直柄竿,可以拿来对比一下导环分布,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富士介绍导环间距及号数的图册截图

第四步,导环绑线与环氧树脂。导环绑线有编织尼龙线,PE线,金属线,碳丝等几种,前面三种我都用过,分享下个人使用感受。当然仅限个人DIY路亚竿,对于工业化生产方面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编织尼龙线,PE线强度较高,可选线径较丰富,而且钓友大多都有PE线,取材方便。缺点是这两种线有一定的吸水性,在刷环氧树脂时会吸收一定的环氧,有利于提高牢固度,但是对刷环氧的环节要求较高,容易出现环氧涂抹不均匀的情况。金属线颜色亮丽,绑好的效果颜值较高,而且因为金属线是在外面覆了一层金属,没有吸水性,环氧涂抹环节更平整。缺点是表面金属层较薄,绑制导环时可能会出现金属层脱落,一般用于装饰线使用。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的选择上比较简单,可以找一些出口的产品,价格会略贵一些,但是质量能高一点。具体表现就是不容易出现气泡,透明度更高,强度更高。如果刚开始对绑导环没有信心,可以选择黑色的环氧,导环绑线全盖住,也算是一黑遮百丑。我买过一种发黄的环氧,据说是沾轮座专用的,刷到导环上好几天都没干透,如果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科普一下。看到一些昂贵的手作路亚竿使用的环氧都是五彩斑斓的,好像是有环氧染色剂,我还没有用过,暂不发表意见。如果环氧比较粘稠,使用前可以用热水先泡一会,倒出来的环氧就比较稀了,如果涂抹环氧时间过长导致环氧流动性变差,也可以用吹风机或热风枪略加热一下。不过环氧一旦涂到竿子上,就不建议再用吹风机或热风枪加热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DIY铁板竿的一些心得,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留言讨论,多多交流。也希望有更多和我一样喜欢自己动手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经验,毕竟喜欢钓鱼也不能天天钓鱼,空余时自己动手做根渔竿,也算是另一种乐趣。文字较多,说的有点啰嗦,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太啰嗦劝退一些打算自己动手的钓友,其实自己动手后会发现没那么复杂,就是粘粘轮座,绑绑导环的事情,后面如果有机会我会录制一些制作路亚竿的视频,跟大家一起分享制作路亚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