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真相:浮漂的深度解析

发表时间: 2021-08-26 18:14

浮漂,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我们能了解水里鱼的一切情况都来自浮漂的细微动作来判断的。如何去选择一款好的浮漂呢?

我从材质、工艺、漂型、做漂师傅四个方面说起,当你看完之后,不会在因为选择一支灵敏度高的浮漂,而在多花冤枉钱。

首先一款灵敏度高的浮漂标准是同款漂型、同样吃铅量、体积最小、浮漂自重最轻、稳定性最好的那款最为灵敏。这个浮漂的基本。

现在流行于钓鱼界的材质有芦苇、孔雀羽、纳米、和巴尔杉木等为主流,其中最认可的就是芦苇浮漂,以其灵敏、结实、耐用而被我们喜欢。但它真的是最灵敏的吗?说到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本身的材质, 就材质而言相同漂型的浮漂,浮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纳米、芦苇、巴尔杉木、孔雀羽。纳米因其是密度高的泡沫材质,受温度影响变化很小。所以纳米其稳定和浮力是最好的。

而芦苇想达到纳米的吃铅量有两种方法,一打薄外皮,二掏空内絮。掏空内絮空气的进入,其稳定性受冷热温度影响变化变大,天气冷时浮力变小,天热时浮力变大。这就是芦苇浮漂“变目”的真正原因。‌大家原来说芦苇“贼”我认为是大家不理解浮漂所出的动作,有口打不到。还有就是这个“贼”也有变相说芦苇漂灵敏的意思。

巴尔杉木因木头本身的重量和密度关系,要想达到前两者的要求也得做掏空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但其空气的进入稳定性降低成本增高。‌

孔雀羽浮漂,因其受到生长的限制,一直采用拼粘方法,两片或多片粘合在一起然后在打磨成型,这样自重最大,浮力就下降,所以它一直被认定最稳定的浮漂。也就是最笨的。

第二,工艺流程,纳米是机器一次加工成型,其工艺水平标准,成品率高,人工成本降低。而现在的芦苇浮漂因为要求工艺质量减少残次品也用激光雕刻机,因为标准而且产量提高成,降低人工成本。所说在好的师傅做出一批浮漂也会有一定的差艺,成品率低成本就变高了,而且一位师傅工资也是流通中最高的成本之一。

巴尔杉木跟纳米工艺流程一样。所以直被钓鱼人认同不受温度影响稳定的浮漂。孔雀羽浮漂,上边已经说明他受材质的限制,只能用人工粘接,成本更高。

二: 耐用方面,纳米:本身高密度泡沫防水,但抗爆裂方面差,所以在外面涂上几层漆也阻挡不了炸肩的厄运,工人为了防止炸肩有两种方法一图更厚的油漆,在漂肩缠棉花丝在抹胶。所以纳米耐用方面差,但灵敏度高。

芦苇:本身材质外边有一层壳,抗暴裂方面就好,在加上漂肩和胶都缠有丝线固定。耐用方面要强于所有浮漂。

巴尔杉木浮漂和去壳孔雀羽浮漂跟纳米浮漂一样,带壳孔雀羽浮漂和芦苇浮漂一样。这里就不细讲解。

第三漂型:同样吃铅量漂型的灵敏度以球型、枣核、中长身、长身。因为浮漂与水接触面积越大的摩擦力就越大。物理原理。不过多解释。

1:球型,选择漂苗和漂脚差不多一边长的,好处翻身快下降速度慢,适合打全浮、半水、离底、底抬头、底口。通常用进攻手法,以小炮带软粘打频率。调目十目左右,钓一两目抓小而有力的顿口。黑坑钓弱口滑鱼。后期会讲这种钓法。

2:枣核型,选择漂苗略长漂脚的。好处翻身慢行程大,适合离底、底接、底口。通常用正常手法,可攻可守,鱼情好散炮带粘或颗粒,后期湿散带粘钓糗鱼。也可泡泡球打全程。这样的漂现在太普遍了,用法都差不多。

3:中长身型,选择漂苗比漂脚长,好处翻身慢行程小,浮漂翻身战立饵料离底不高,适合钓开杆快口,压着打。可攻可守。适合底接口和底口。

4: 长身型,传统漂型。这种漂型适合于小鱼多,鱼口乱,假口多。能快速到底,出口真实。现在钓罗飞和水库用方比较多,黑坑用的少了。

第四:做漂的师傅,浮漂属于精准工艺品的一种,虽然现在都是机器话操作,但安漂脚漂尾、矫正同心度和打磨漆面都是由人工完成。老师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丰富,做出的浮漂质量更高。

在湖北湘江生产浮漂的基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浮漂不看品牌,看师傅”可见师傅的重要性。

价格方面:真心一支浮漂真的有那么贵吗?芦苇、纳米、巴尔杉木、孔雀羽。其成本15-20元是最好的,抄作到过百。钓鱼人的悲哀。

最后终结:我认为浮漂是有灵魂的,但这个魂不在于材质,而是做漂师傅所赋予的,加之我们对浮漂的逐渐了解熟悉,所有这些为之“魂”你选灵敏度高的浮漂就选“纳米”结实耐用“芦苇”中庸之道“巴尔杉木”喜欢材质“孔雀羽”。

钓鱼是种娱乐不是商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我是爱讲大实话的钓鱼人,喜欢我的请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

球型纳米漂

中长身芦苇漂

长枣核型巴尔杉木漂

枣核孔雀翎漂

长身巴尔杉木漂